農達生化合作案例
news center2018年馬上要結束,今年頻頻出現幾種污濁而不嚴謹的“惡性潮流”涌入農資界,很多資深經銷商都發出呼喊難以招架,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其中兩大“惡流”,看看大家有沒有什么招數破解?
惡性潮流1:
搞服務不如拼價格:我賠錢賺客戶你能嗎你?
在大部分人全心全意做服務搞質量的時候,一部分投機者開始活躍,他們拼價格賣吆喝,八面玲瓏的探底后抓住大眾的消費心理,在市場價的基礎上低那么一點點,美其名曰的“性價比”把價格的“優勢”擺出來PK服務,導致服務團隊節節敗退,無法活躍在市場。
“價格派”覺得便宜一些就比別人多一份競爭,這年代看臉看價格,品質再硬也得看價格, 步價格戰贏了以后,這群人更加變本加厲的去破壞市場,把“價格和顧客心理”玩弄于鼓掌之間,在拋開原則一去不回頭的基礎上剽竊了“競爭”的漏洞,一旁賣“忽悠”服務的那些曾經的獲勝者開始想辦法繼續趕超 ,愛拼才會贏,于是第二輪惡性“潮流”上市!
惡性潮流2:
拼價格不如全盤妥協:我不賣正品你敢嗎?
千言萬語還不是為了生活?那些打著價格戰的人再短暫的威風后,屹然發現便宜的產品注定無法用高端的質量去迎合這不成正比的價格,那暗自竊喜的成就感漸漸地隨著顧客群體的流逝而淡去,更在比拼價格放棄原則的基礎上走進了“噩夢”的開始。
因為便宜,產品失敗了。你只有重新來一次,再推一個新品。“再來一次”,是人生貴的成本。重推新品,也許你可以悟出來了,失敗是因為太便宜了。不過,你的總結更可能是:還是因為不夠便宜。就像一個小偷失手挨打了,到底是反思“不該偷”,還是反思“偷術不夠高”呢?多半是后者。
于是他們在質疑自己“能力”和“價格”的同時就萌生了另外一種“計策”——賣假?這樣鋌而走險卻招招致勝,就這樣一個產品徹底毀了,因為利益、因為貪念、因為盲目的比拼,因為過度的欲望。
這種“潮流”相信很多企業和經銷商都遇到過,這種負面影響和重創是社會的“毒瘤”,是真正農資人的恥辱,是一切災難的開始,是事業垮臺的必然因素。這種“坑”希望所有人都遠離。真正從品質著手,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渠道商才能被迫認同價格,這個過程懂得人就會玩轉銷售,不懂的人就會被農資圈拋棄,在認同的基礎上做銷售,這才是正確的核心秘訣!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經銷商還跟筆者坦言: “在農資圈里混了快半輩子了,感覺農資市場變化太快,有時候真的跟不上潮流,未來感覺好惶恐。”
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規律,在農資圈想要如魚得水,適應新事物的能力有待加強,電商的初起讓眾多經銷商都聞風喪膽;后來的土地流轉又給靠地吃飯的農民當頭一棒;今年農產品價格的低迷,直接讓農資界沉靜得如一潭死水。大家要生存,這種疲軟的現象怎么破?。在潮流農資時代下的農資人,凡是做得出色的,都有一些正確的值得借鑒的共同點:
01 扎根:打造品牌影響力
農資人擺脫產品舒服才能做真正的自己,而不再是某品牌陰影下的奴隸。通過農業技術和口碑的累加,從而吸引大量的粉絲,并讓你的品牌效應在圈子里大量傳播。粉絲的形成,就是杜絕串貨和賒銷的好方式。試想一下,一個慕名拜訪名醫的病人,還在乎你開什么藥、要什么價嗎?
02 一對多:沖破產品流通阻礙
基層農資經銷商從不同方面開展工作,平時多建幾個微信群,種植面積達十畝以上的用戶都可以入群,平時用戶有什么問題,直接可在群里與之交流互動,從農作物用肥計,到種植管理,甚至后期銷售問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完美地幫助農戶解決問題。
過硬的農業技術才能樹立威信和影響力。不用那些“諂媚”的忽悠和討好也能牢牢地抓住客戶,因為客戶需要你!
03 定位:農資服務商
分析局勢定位自我,不貪大不嫌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將自己的模式開展到優化,做批發的就搞好田間示范,維持好經銷商,做零售的就做更貼近客戶和農民的朋友,把產品左為友誼的橋梁,把買賣轉化成一種對服務的認可、對事業的執著!努力把供貨商的資源優勢整合,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在未來,批發和零售的概念會逐漸褪去,農資服務商才是他們的統稱!